
激光打標機在銅鐵材質(zhì)上實現(xiàn)深度雕刻的關(guān)鍵要素
文章出處:蘇州光谷激光 責任編輯:光谷激光閱讀量:1427 發(fā)表時間:2025-07-12
在金屬加工領(lǐng)域,激光打標機憑借其高精度、非接觸的特點,成為銅、鐵材質(zhì)深度標記的利器。然而,要在這些硬質(zhì)金屬上打出清晰、可控的深度效果,并非簡單提高功率即可,需深入理解材料特性并精確控制以下關(guān)鍵參數(shù):
-
功率與脈寬:能量輸出的核心
-
峰值功率:?這是實現(xiàn)深度雕刻的首要條件。銅和鐵需要足夠高的瞬間能量密度才能克服其高熔點(銅約1083°C,鐵約1538°C)并實現(xiàn)有效汽化或熔融去除。光纖或MOPA光纖激光器因其高光束質(zhì)量和峰值功率,成為深度打標銅鐵的首選。
-
脈寬控制 (尤其MOPA):?脈寬決定激光能量作用在材料上的時間。
-
短脈寬 (納秒級):?峰值功率極高,材料瞬間汽化,熱影響區(qū)小,但單次去除量有限,深度雕刻效率相對較低,更適合精細淺雕。
-
長脈寬 (微秒級):?雖然峰值功率相對降低,但作用時間延長,能量更多地轉(zhuǎn)化為熱傳導,促使材料持續(xù)熔融、膨脹并被輔助氣體吹除。適當延長脈寬是累積熱量、實現(xiàn)有效深度雕刻的關(guān)鍵策略。
-
-
-
頻率與速度:熱量的積累與平衡
-
頻率 (Hz):?決定單位時間內(nèi)激光脈沖的數(shù)量。
-
深度雕刻通常需要較低頻率:?較低的頻率允許脈沖之間有更長的間隔時間,讓熱量在材料內(nèi)部更充分地傳導和積累(熱堆積效應),有利于逐層熔融去除材料形成深度。過高頻率可能導致熱量集中在表面,難以向下傳導,甚至造成過度熔化飛濺。
-
-
掃描速度 (mm/s):?決定激光束在材料表面移動的快慢。
-
深度雕刻需要較低速度:?較慢的速度使得激光在單位面積上停留的時間更長,輸入的能量更多,有利于熱量向下層傳遞和材料的充分熔融去除。速度過快則能量輸入不足,難以達到預期深度。
-
-
-
離焦量:聚焦點的藝術(shù)
-
激光束在焦點處能量密度最高。對于深度雕刻:
-
正離焦 (焦點在材料表面上方):?常用策略。此時光斑略大于焦點光斑,能量密度有所下降,但作用區(qū)域更深、更寬。這有助于熱量在更大體積內(nèi)擴散,減少表面過度汽化,促進熔融層向下推進,形成更平滑的深槽底部。同時,更大的光斑也有利于填充模式下的重疊均勻性。
-
-
-
填充模式與次數(shù):深度的層層疊加
-
填充模式: 如圖形填充的線間距
-
小線間距:?線條之間重疊度高,能量輸入更密集,熱量積累更顯著,是獲得深度的必要條件。但過小可能導致過熱、熔渣堆積。
-
-
重復掃描次數(shù):?這是實現(xiàn)顯著深度的最直接有效方法。 對同一區(qū)域進行多次(如5次、10次甚至更多)激光掃描,每次掃描去除一層材料并積累熱量。次數(shù)越多,深度越大。需注意控制熱輸入,防止工件過度變形(尤其薄材)
-